::before和::after是什么?
before和after的描述如下
元素::before{content:插入的内容;}
元素::after{content:插入的内容;}
content:输入要插入的部分内容
要在content中插入字母和符号,请用“”括起来并输入。
要在content中插入图像和声音,请输入url(目标路径)。
也可以为同一元素指定before和after。
CSS3中before和after等伪元素使用::(双冒号),但即使只有一个冒号,它在大多数浏览器中也能识别并正常工作。
支持的浏览器
支持::before和::after伪元素的浏览器:Chrome、Firefox3.5~、Safari4~、IE8~、Opera6~。
如何使用伪元素before和after?
下面是一个应用before和after的HTML文件
(这是*html和css文件位于同一目录且外部样式表的文件名为“sample.css”的示例)
HTML
<!DOCTYPEhtml>
<html>
<head>
<metacharset="utf-8"/>
<linkrel="stylesheet"href="sample.css"type="text/css">
</head>
<body>
<h3>标题前加入标记</h3>
<p>段落前插入图像</p>
</body>
</html>
sample.css
h3::before{
content:"◆";
}
p::before{
content:url(img/luffys.jpg);
}
在此示例中,符号“♦”在<h3>的标题之前插入,<p>的段落之前插入图像文件“img/luffys.jpg”。
它在浏览器上显示如下:标题前有“◆”,在段落前面插入了一个图像文件。


本文转载自中文网


本文转载自中文网
如需转载,请注明文章出处和来源网址:http://www.divcss5.com/css3-style/c54625.s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