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DIVCSS5查找CSS资料与学习DIV CSS布局技术!
  前两期给大家带来了html部分的基础知识,大家的反馈还是让我超级开心的!当然我的水平和能力也有限,而且当年学习代码的痛苦仍然历历在目,所以我的入门教程可以说是真正的入门,本着给大家讲故事,顺带的加一点知识的原则,坚持写由浅入深的文章,同时寓教于乐,让大家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方法,带你入门WEB前端。
 
  一 CSS 的发展历史:
 
  因为HTML早期样式和内容是不区分的,是在一个页面内开发,例如可以通过使用标签来显示加粗字体。初期因为web页面的开发比较简单,但是随着网页内容的逐步丰富,浏览器展示性能也不断的提高,HMTL3.0标准下的内容和样式的高耦合度,使得HTML文件越来越难以理解和维护。
 
  CSS就基于此应运而生,他的优势基于HTML在使用中的两个劣势层面
 
  1 使用层面:
 
  还是从当年HTML3.0腾空出世,各大主流浏览器厂商为了显示更丰富的web文档,已达到更加绚丽的网页效果,不断地制定新的标准,不断将新的独立标签和不同的属性添加到HTML的标准中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一个问题,就是单纯的HTML页面如果想实现更好的效果,代码越来越臃肿,动辄几千行代码,除了记忆大量的复杂的标签和属性,而且很多样式相同的网页,需要重复的加载相同的代码,当年的计算机的性能也限制了HMTL的加载速度。
 
  2 代码层面:
 
  大家编写代码的时间越长,一定会听到一个词语,叫耦合性,也叫耦合度,是对不同代码模块之间关联程度的一个衡量。而代码的耦合性越低,代码越健康越好维护,代码设计中通常用耦合度和内聚度作为对模块划分程度的标准。
 
  回来接着说HTML,这种臃肿的代码,最终使得网页展示的内容与网页的样式交叉在一起,如果后期需要维护代码,则要从浩瀚的代码中寻找,而且每个人的书写习惯不同,难以创建内容清晰的文档,这给后期网站的升级和维护带来了巨大的困难。
 
  为了解决上面的HTML的使用限制的问题,万维网联盟在制定HTML 4.0版本的时候,在此之外提出了CSS,全名层叠样式表,使用CSS将样式的部分从内容只抽离出来,以此完成样式与内容的分离,这大大规范了HTML的开发格式,也为后期的维护极大地降低了时间成本。
 
  不仅仅是HTML的前端开发,软件开发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样式与内容分离,单独维护。不仅可以更清晰地分别表达样式或者内容,更重要的目的是这二者不再耦合,同时网页的样式变得可复用、组件化,新的网页如果样式和之前相同,不需要在反复的写重读的代码,直接调用就可以了。
 
  二 CSS的入门经验:
 
  css部分的代码内容非常的琐碎、而且涉及的格式样式非常的广泛,只是单纯的看不行,需要不断code,一边写代码一般看其实际的效果反馈,才能逐步的体会其中的细节。
 
  三 CSS的引入方式:
 
  我们从前两期的文章中知道HTML文件中根节点是<html>标签,这个标签包含了子标签<head>和<body>。我们在<head>标签中可以引入外部的CSS样式文件,这样在外部CSS文件中的样式格式将被引用到当前的HTML文件中。
 
  引入方式一:
 
  语句,比如我们写好了zhihu.css文件,将其引入的方式就是
 
  <link rel="stylesheet" href="">
 
  其他引入方式:
 
  除了上面的在<head>标签中引入外部CSS文件,还有两种方式可以引入样式:
 
  1设置标签的style属性,例如:
 
  <a style="color: red">zhihu</a>
 
  2 可以在<html>的任何地方,添加<style>标签,语法同外部CSS文件。例如:
 
  <style>
 
  a{
 
  color: red;
 
  }
 
  </style>
 
  在代码写作中,在<head>引入外部样式文件。是最利于样式文件的分离:利于各个不同小组的协同分工进行工作。
 
  网页的样式和效果往往由设计师负责,而网页内容往往由前端工程师负责编写。而CSS样式的导入到HTML文件只需要双方约定好,CSS的文件名字即可,同时一个确定的样式可以反复用。除此之外在引入样式时,可以对不同的样式文件分别进行样式组合,便于网站风格的建立和管理。
 
  一个简单的 CSS格式展示:
 
  这是一个简单的 CSS 文件,先不必在意其含义,我会慢慢的讲解,大家大致观察一下CSS的语法格式。
 
  div p{
 
  padding-left: 20px;
 
  }
 
  body img, body div{
 
  float: left;
 
  }
 
  .avatar{
 
  width: 100px;
 
  height: 100px;
 
  }
 
  可以观察到上述文件分为3模块的内容,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包含了逗号分隔的字符串,紧接着的一组大括号,以及大括号内的内容。
 
  1 CSS是由多组“规则”组成的,上面的每一个不同的部分称为一个规则(rule),
 
  2 大括号前的字符串内容称为选择器(selector),它用来约定该规则用于怎样的HTML元素;
 
  3{ }大括号内是“特性”列表,每个特性都用:结束。
 
  “特性”由“属性名”(property)和“数值”(value)组成,以冒号分隔:
 
  属性(property):某一种特性的名称,比如上面展示的 width;
 
  值(value):该特性的设置值,比如约定宽高的100px;。
 
  四  CSS的不同的选择器:
 
  1 类型选择器
 
  类型选择器是CSS中最常用的选择器,用于选择指定类型的HTML标签,并对其进行约束。
 
  比如如下案例:
 
  body{
 
  margin: 150px;
 
  }
 
  div p{
 
  padding-left: 25px;
 
  }
 
  body img, body div{
 
  float: right;
 
  }
 
  设置body的效果:外边距为150像素;
 
  设置body下的p:左侧内边距为25像素;
 
  设置body下的img和body下的div:向右浮动。
 
  这样的代码是的现在网页效果便有了边距,并且展示的图片和下面的文字排成了一行:
 
  2 类选择器
 
  类选择器的使用频率也是非常的高,用于选择指定class标签中的HTML标签,在CSS库中很常见。
 
  首先需要给HTML标签设置class:
 
  <img src="" class="avatar">
 
  然后在CSS中用.来选择对应的类:
 
  .avatar{
 
  width: 110px;
 
  height: 110px;
 
  border-radius: 30px;
 
  }
 
  我们设置<img>的长和高使之变成正方形形,再把边框圆角设为半边长,此时引入的图片就成了圆形
 
  五 CSS的控制台操作
 
  最后补充一个小知识点,昨天给大家讲过控制台的使用,那么在网页中的CSS文件我们如何找到呢?
 
  依次是F12->Network->CSS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所有调用的CSS文件,也可以暂时的调试CSS的效果

如需转载,请注明文章出处和来源网址:http://www.divcss5.com/html/h60352.shtml